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文化频道: 190件园藏文物亮相首都博物馆 展现北京古典名园发展史

文化频道
文化新闻 
190件园藏文物亮相首都博物馆 展现北京古典名园发展史
May 19th 2019, 00:00, by 李睿宸 董城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在北京市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幕,来自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北京市属11家公园的园藏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展现北京古典名园800余年发展变迁史。

据了解,此次展览面积近1200平方米,各公园选送了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漆木器、书画、丝织品在内的190件/套文物,以及戏单、拓片、历史照片、标本等50余件/套资料品。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9件。

从辽金时代至今,北京古典园林历经沧桑变幻,既有以天坛、地坛等在内的祭祀坛庙,也有畅春园、圆明园等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它们在各个历史节点上承载着不同的特殊功能,刻画了独具魅力的时代印记。

在展厅内,众多观众被一座名为万春亭宝顶的琉璃制球形文物所吸引。据颐和园副园长、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秦雷介绍,这个宝顶始建于1750年,是景山公园山顶上万春亭的亭尖。万春亭宝顶是当时北京城中轴线上最高以及最佳的观景点,观众能清晰地看到其遭雷击时留下的烧痕。在2006年的五亭大修中,万春亭更换了新琉璃宝顶,矗立在紫禁之巅的老宝顶终于在服务了200余年后光荣"退休"。

此外,一张来自颐和园的长7.5米、宽4.5米的"无量寿尊佛像缂丝图"同样成为展馆内的"红人"。据了解,这张缂丝图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祝寿时所制造,其工艺复杂烦琐,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古代缂丝作品。秦雷告诉记者,为了向观众展现缂丝图全貌,展览方特意根据文物尺寸,定制了展厅内最大的恒温恒湿展示箱,以保证展览期间的文物安全。

秦雷告诉记者,观众除了能在此近距离欣赏到颐和园"清宫第一榻"之称的紫檀嵌珐琅云龙纹七屏式罗汉床、华士胡博绘慈禧油画像等珍贵文物外,还可以接触到这些"百年公园"在面向公众开放后留下的众多历史图片、门票等颇具"年代感"的物件。

往事越千年,以皇家园林、坛庙等为代表的北京古典名园如今已卸下了最初所承载的时代功能,成为展现北京古都政治、文化、生态等功能的共同载体。"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北京公园的历史遗产资源,我们不断推出精品文物展、特色文创产品和优质文化活动,在彰显古都名园文化新活力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说。

据悉,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及相关园林专家讲坛、科普体验活动自5月18日起陆续启动,整体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