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理论频道: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绘就美美与共的“工笔画”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绘就美美与共的"工笔画"
May 19th 2019, 00:00, by 马峰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为初夏的北京增加了多姿多彩的颜色。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对话而美丽。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增进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互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天地,为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民心相通的平台。

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中国的世界文明观,也是对待世界文明发展的中国主张。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国家,中国是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审视中华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表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对话而多姿。"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美与共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美画卷和最佳选择。

多姿多彩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精神家园。人类文明缔造了丝路交流的传奇,书写了不同文明对话的神奇故事。面向未来,共同的命运、前途让我们必须携手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五千年文化滋养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主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文明交流的大平台、大舞台,是中国世界文明观实践的重要体现,也是不同文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不同的文明是各国人民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多彩文明的发展依然要靠各国人民心灵相通、心手相牵。

促进民心相知相通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文明对话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形式,海洋将大陆分割,河流、山川、沙漠将陆路阻隔,但是纵使远隔万水千山,"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文明对话的真实写照。万国衣冠会长安的丝路文明对话,定格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对话的历史记忆中,至今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丝路故事,为多姿的人类文明对话史提供最好的注脚。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更应该懂得和明白文明对话的重要意义、更需要多姿的文明对话。

"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对话而多姿。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大花园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常态,一条古代丝路把它们串联起来,织就起一幅文明交流与对话的长卷轴。今天的"一带一路"再次将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不同的文明通过"一带一路"汇聚成民心相通的大潮流,绘就新时代文明交流、对话、互鉴美美与共的"工笔画"。

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中国人民绵延生息、中华民族守正创新,中华文明是厚重的,文明交流、文明对话、文明互鉴始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不辍品格,文明有差异,但文明无优劣。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不同的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智慧结晶,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但是不同不是冲突的源头,而是文明互生互长、相互借鉴、融合共生的源头。语言的不同,不影响不同文明的对话;文字的不同,不影响不同文明的交流;肤色的不同,不影响不同文明的互鉴;宗教的不同,不影响不同文明同属人类文明大家庭的本质。不同的文明是表现的形式,相同的命运是我们的共同选择,谁也离不开谁。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中国人民在珍视自身发展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世界各国人民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权利。强加于人不是中国人民的作风,更不是中华文明的作为,我们的基因里没有文明冲突的种子,也没有恃强凌弱的传统。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耕耘于祖先开拓的地方,促进文明对话是我们的主张,重信守诺是中华文明的口碑,更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中国将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助理研究员)   


推荐阅读

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体现促进文明发展的深切愿望

文明与对话是推进文明创新融合的时代课题

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