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理论频道: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明需要薪火相传,更要推陈出新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明需要薪火相传,更要推陈出新
May 19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凝聚了亚洲人民的共识,深化了亚洲文明的对话。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的四点主张得到了亚洲人民的广泛认同,而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更为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

回眸历史,文明交流互鉴一直是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筷子是亚洲最常用的餐具,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的时候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时间紧迫,经常在野外进餐,但刚烧开锅时,汤水沸滚无法取肉,大禹折树枝而食之,就此成为筷箸的雏形。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传播,筷子来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受到了广泛欢迎,而日本还对筷子进行改良,发明了割箸,这就是今天亚洲广泛使用的一次性筷子。

这个细小的例子生动证明了亚洲不同文明之间如何互相启迪,既创造了本民族的美好生活,也用不断创新的成果丰富着彼此。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璀璨的亚洲文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在这期间,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正是因为这样,各种文明才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

眺望未来,文明交流互鉴更需要创新。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在这其中,互联网联通了一切。作为重要载体之一,网络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赋能,创新了交流方式与方法,加快了交流的速度与效率,更拓展了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而亲身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应对共同挑战,除了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成果,为人类社会美好明天而努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