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校園認養犬貓 北市吊車尾挨轟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0/18 第52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大台北要聞 新莊副都心2核心營運 考驗交通
A3轉運站 拚明年可行性評估與招商
校園認養犬貓 北市吊車尾挨轟
台北市焦點 福安國中3校犬 學生遛狗好療癒
今訴願會 陽明山保變住6-6 翻案否受關注
新北市焦點 三峽客家園區 打造哈客樂園
 
新莊副都心2核心營運 考驗交通
記者張哲郢/新北報導聯合報
iTower是新莊副都心重畫區南側「後勤辦公商業區」最具代表性建物,兼具商辦大樓、商場、停車場等功能,宏匯集團在不遠處另蓋1座國際商務�
由宏匯集團標下的「新莊國際創新園區」BOT案,興建商辦大樓「宏匯iTower」今年正式營運,將與去年啟用的宏匯廣場成為新莊副都心重畫區2大核心。但先前宏匯廣場曾有出入口人車重疊問題,議員提醒市府要看到未來交通需求,新北市交通局也規畫在iTower增設公共停車場並分出口、分時段、分流,減緩交通衝擊。

副都心範圍以台65線、新北大道、思源路與中原路為界,以中央路對切成北側金融、旅宿、百貨為主的「門戶商業區」,與南側辦公室為主的「後勤辦公商業區」,新北市城鄉局預估,隨著建案陸續開發,可帶來破萬人在副都心流動。

宏匯集團取得這次BOT案後,先在中央路與思源路口建地下3層、地上39層iTower主體商辦大樓,一旁有地上3層商場「宏匯思源廣場」,5月正式完工;另在新北大道還會蓋1棟21層國際商務旅館,總計280間客房,訂明年1月開幕。

經發局表示,iTower是全國首個由民間開發的雲端園區,目前已有家具、餐飲、電腦、電子與動畫等公司進駐,各企業仍續進駐,盼可帶來技術研發、內容、應用等多元服務。宏匯集團表示,會對iTower投資50億、創造5千工作機會,其中2成會優先提供新北市民。

新北市議員鍾宏仁表示,副都心有多項建案進行,現在副都心周遭還有不少平面停車場,短期對交通不會有衝擊,但隨著建案完工,人潮增加,平面停車場數量也會被壓縮,呼籲政府要看到長期交通問題並去解決。

交通局表示,iTower有設置1138席汽車停車位,其中400席是公共停車格,已於9月開放停車,另有738席機車與369席自行車車位,在停車出入口也有分流。

交通局坦言,過去在宏匯廣場開幕後,就出現過人車交織問題,目前副都心重畫區道路服務水準都在A、B級,只有思源路上下班偶爾會到C級,會讓iTower員工與顧客分別在不同時段從富貴路與中央路進出,避免動線重疊造成壅塞。

經發局指出,除iTower有設置公共停車位外,鄰近400公尺內也有富貴、福美街、福壽第2與福壽榮華等4座停車場,加上iTower的400席,能調節周邊臨停需求。

A3轉運站 拚明年可行性評估與招商
記者張哲郢/新北報導聯合報
內政部與新北市府對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旁空地的使用方式有出入。記者張哲郢/攝影
考量金融體系向外擴展加上三重轉運站常有塞車問題,新北市評估在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A3站)旁設置新轉運站加上金融大樓,但因大樓牽扯到用地變更問題,市府計畫與內政部規畫不同調,目前正在修正,預計2個月內再次送審,明年可陸續啟動轉運站可行性評估期末報告與金融大樓招商。

三重轉運站所在的重陽路不寬,雖靠近國道但易塞車,市府評估在新北產業園區站旁蓋新轉運站,不只舒緩三重轉運站車流,也把新莊打造成未來重要交通節點。交通局表示,轉運站計畫面積1.5公頃,照期程預計明年1月提出期末報告,接著進行可行性評估。

新莊區福基里長王曜輝說,轉運站緊鄰頭前重劃區,現在住宅多導致車流增加,宏匯廣場曾想過把福德三街延伸到住宅區內,但遭到居民反對作罷,希望轉運站不要讓車子全擠在裡面,應朝藉由思源路、新北大道與五工路等大路舒緩車潮方向規畫。

除轉運站外,市府考量在剩餘的1.5公頃用地興建金融大樓,經發局解釋,台北市各金融體系正向外擴展,很多業者在板橋找據點,新北產業園區往北就是五股工業區,藉由金融科技帶動,估計可驅動3萬6千家傳統製造業轉型。

不過該區塊原為機關用地,必須變更成特定產業專用區,先前內政部提出質疑,希望市府能照原有用地,讓政府機關進駐。經發局認為,以交通跟附近條件,不適合當機關使用,目前城鄉局正在修正計畫,預計2個月內再次提出,但因牽扯到轉運站與金融大樓,內政部也很謹慎,盼趕上明年招商。

校園認養犬貓 北市吊車尾挨轟
記者林麗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議員要求台北市應該做到「一校一犬貓」,動保處長宋念潔回應,有點困難,但允諾會盡量達成,會與教育局一個月內推出改善計畫。圖/北市教
台北市動物之家新建工程案因經費暴增,市長柯文哲下令暫緩,但議員調閱資料發現,動物之家超收已達法定收容的1.5至1.8倍,空間不足下,近3年犬隻死亡率近3成、貓死亡率更高達6至8成,儘管4年前北市府推動「校園犬貓計畫」,但認養率也極差,僅有12所公立學校參加,參與率0.52%,痛批北市生命教育落實不及格。動保處回應,會檢討改進。

北市動保處長宋念潔表示,儘管台北市有2百多所公立學校,但要不要領養校犬、校貓,並非學校答應就可以,還要家長會等同意、也要有人員照顧,因牽扯複雜,不過後續會積極宣導。

北市議員潘懷宗說,台北市動物之家僅是動物中途之家,並非收容所,目標應是設法讓流浪動物能得到安養與善終,不管能否被順利收養,讓浪浪擁有更好生活環境,都應該是終極目標,不過台北市推動校園犬貓計畫,相較其他縣市成效這麼差,到底是動保處爛?還是教育局爛?「太糟糕了。」

潘懷宗提到,教育部自2017年起,致力協助高中以下推動「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計畫」,2021年更加入私校高中;2017年立法院修訂「動物保護法」,增列第23條明確校園犬的法律地位。但當各縣市參與學校逐年增加,台北市卻獨落人後? 2017年僅15校參與、認養36隻校園犬貓,其中18隻還是同一所學校、北士商所認養。

潘懷宗質疑,目前台北市高中以下公立學校有232所,以目前動物之家在養動物有655隻狗、287隻貓,若能提高校園犬貓認養,也可以解決動物之家收容爆量問題,但目前校園認養犬貓數實在少得可憐,扣除私立學校,北市僅有12所公立學校參與,參與率0.52%,尚未達1成。

議員也以新北為例,樹林高中校犬小黑已經高齡20歲,還是全國最長壽校園犬;瑞芳鼻頭國小校犬AK1知書達禮,去年9月還到狗學校訓練,入圍動督盟的校犬生命教育典範。不過動督盟曾在2019年統計,六都中,台北市的校犬貓竟連續四年為六都吊車尾。

宋念潔回應,校犬貓認養,台北市去年已成為進步最多城市,議員要求北市應該做到「一校一犬貓」,宋念潔回應,有點困難,但允諾會盡量達成,會與教育局一個月內推出改善計畫。

福安國中3校犬 學生遛狗好療癒
記者林麗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位於社子島的台北市福安國中,10多年前開始認養第一隻校犬「烏瑪」,至今已領養3隻校犬,校長唐廷俊說,校犬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生命教育,牠們也輪流當學生的療癒犬,協助輔導老師安撫孩子情緒。每當有學生情緒不佳,老師就會請學生去「遛狗」,常常一趟回來,學生情緒都能較平穩。

唐廷俊說,福安國中偏離市中心、弱勢家庭較多,有些學生情緒常遇到困擾,受過行為訓練的3隻校犬,平常就與學生相當親近,所以每當有學生情緒不佳、出現溝通障礙,老師就會要學生去「遛狗」,遛狗的過程,狗不會講話、卻可以一直傾聽學生說話。

至於學校3隻校犬中,元老級的「烏瑪」是前任校長在旅遊途中,撿回來領養的浪犬,接下來則陸續加入哈魯、優多。唐廷俊說,許多台北市的學校不認養校犬,應該還是在於照顧問題。例如假日誰照顧?還有貓狗的生老病死也是問題。

校長說,若學校假日沒專人可照顧,校犬就可能半夜在校園內亂叫,造成周邊鄰居困擾;甚至若校犬老了,生命教育都是學校要向學生教育的嚴肅課題。

目前福安國中的校犬是屬上下班制,校犬會跟著固定的照顧老師下班,下班之後,就會由老師帶回家照顧,所以學校還是要有願意負責照顧校犬的老師,校犬計畫才會成功。

今訴願會 陽明山保變住6-6 翻案否受關注
記者林麗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陽明山保護區變更住宅區6-6開發案環境影響評估走了24年,爭議未解,北市環評大會原本去年10月決議要求重辦環評,等同將開發案打入冷宮,但因開發商不服,向北市府提出訴願。北市法務局今天下午將召開訴願會議,由訴願委員會決定是否翻案,若翻案成功,恐開陽明山開發綠燈,將對陽明山交通、環境造成嚴重衝擊。

綠色消基會董事長方儉表示,柯文哲任期僅剩最後一年多,財團恐要趁柯文哲卸任前,搶占陽明山,今天的訴願會議將是大關鍵。

北市法務局長袁秀慧表示,今天的會議,她與副局長兩位府內委員都會迴避,柯市長也完全不可能介入個案,訴願辦理過程也都保密,不可能有指示與否。

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陽明山,因都市計畫管制,房地產開發不易,過去陽明山保變住6-6開發爭議多,環評走了20多年未果,甚至傳出開發商近來也鎖定6-4及6-5兩處保變住的地主洽談整合,打算蓋豪宅造鎮。

方儉說,他擔心訴願委員會會做出罔顧在地居民權益、符合開發商期待的決議?他也質疑,陽明山保變住6-6、6-5、6-4背後都有連結,柯文哲任期最後一年多,若放寬陽明山開發,不免令人懷疑,是否為2024與財團靠攏,尤其開發利益就像「魔戒」很難抗拒其誘惑。

袁秀慧表示,訴願是人民權利,當行政機關做出處分,還是會有救濟管道,只要有人申請訴願,市府就會受理。袁提到,訴願會是獨立於台北市政府,今天的會議,都會由府外學者專家開會討論。

三峽客家園區 打造哈客樂園
記者張哲郢/新北報導聯合報
位於新北市三峽的客家園區,近期已將收回約2公頃的土地改造景觀,盼吸引更多人停留。圖/新北客家局提供
新北市三峽客家文化園區昨天舉辦義民爺文化祭,市長侯友宜到場站台,但過去客家文化園區周圍用地遭人長期占用,無法擴建影響行銷,目前已經收回近7成,客家局也花3800萬元改造收回的土地,以櫻花、落羽松在園區打造成花海,兼顧多元文化打造哈客樂園。

客家文化園區早年為河川公地,民眾開墾時就有建物及農地,之後土地移撥客家局規畫成客家文化園區,但因民眾長期占用國有地作為工廠使用,客家文化園區首期工程在2005年完工,面積僅0.8公頃。

市府嘗試用農林作物補償與自動拆遷獎勵金跟占用民眾協調,效果不彰,最後訴諸法律,市府勝訴,原先被占用的3.5公頃土地已收回2.4公頃。客家局表示,剩餘約1.1公頃沒依法自行拆遷者,已進入強制拆除程序,程序完成即可收回。

客家局今年1月對收回的土地進行2期改,透過種植櫻花、落羽松等植物,營造不同季節的花海,並設置有水、旱田的客家農事體驗區,讓民眾體會客家生活如栽種大豐草、仙草或紫蘇等客家植物,已趕在義民節文化祭前完工。

客家文化園區鄰興建中捷運三鶯線LB07台北大學站與LB08鶯歌車站,客家局認為,未來可結合微笑山線,讓客家文化園區與三鶯線、美術館、陶博館等藝文觀光景點串聯;園區硬體也將改造建物與空間,以在地特色、生態及親子互動為基礎,重現客家生活,打造哈客樂園。

小孩被隔離 家長請什麼假?可領防疫補償?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Delta變異株侵台,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已傳出多所學校停課消息。如果孩童被隔離,家長有什麼假可以請?可以領薪水嗎?有沒有天數限制?可以申請一天1000元防疫補償嗎?

葉子上可以簽名的「書帶木」
看到書帶木的厚實葉片,您覺得可以拿來作什麼?最早不知是誰發現的,把名字刻在這種植物葉子上可以保存很久,就算葉子落了也都還在,所以給它簽名樹(Autograph Tree)這樣的名字。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